2022迎新 | 家长慕课第三期: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
家
长
慕
课
第三期: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
各位新生家长:大家好!
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“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”。前两年有一部热播剧《都很好》,讲述了一位事业有成的女强人,家庭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。当时有一个热门词叫“原生家庭”,许多人认为自身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引的祸。那么,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?
一、依恋及其类型界定
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比原生家庭更经典的概念,叫作依恋。
依恋是什么?它是我们人生最初的一种亲密关系。最经典的是恒河猴研究,小猴在出生时就被研究员放到一个笼子里,这个笼子有两个“妈妈”,一个是铁丝做的能给它喂奶的,另外一个是布艺的。小猴子饿了就会去找铁丝妈妈喝奶,但是更多时候,他是依偎在布艺妈妈身上的。
依恋有一个特点,就是寻求跟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。这个特点可以延伸到我们人类婴儿依恋类型的科学评估上。有一位叫Mary Ainseworth的研究者进行了一个测试,邀请一个一两岁的小宝宝和他的妈妈来到一个陌生的房间,过一段时间研究者示意妈妈离开,看妈妈离开和妈妈回来重聚这两个时间段内孩子的表现。根据孩子的表现把孩子分成三到四种依恋类型,一种叫安全依恋,一种叫不安全-回避,另外两种是不安全-抗拒及混合型。
接下来我重点列举几个描述,看看哪个类型更符合你的孩子?
第一个类型是安全型。这种类型的人与他人相处时非常放松,不会让人感觉过度卷入,但又没有特别疏离。这种类型的大学生进入了学校,他的人际关系的建立,甚至在恋爱关系的处理上都会相对好一点。
第二个类型是不安全-回避型。这种类型的人与他人相处时,可能刚开始礼节性的交往还是可以的,但当别人想跟他进一步交往时,他会下意识地后退,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。针对我们大学新生,当他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城市,尝试融入陌生的群体,人际支持是非常重要的。当面对学业或者适应压力时,回避类型的个体没有朋友,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建立亲密关系,这样的个体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。
第三种是不安全-抗拒型。一些恋爱中的年轻人可能会表现出患得患失,他总想跟他人百分百的绑定,但又担心别人会拒绝,处于又爱又恨的纠结状态。
这三类儿时建立起来的依恋类型,会影响成年之后的人际交往,也会影响下一代,这就是依恋的代际传递。举个例子,对新生家长来说,虽然浙大是一个很好的环境,但可能家长们还是会在方方面面不放心,会担心孩子的吃、穿、冷、热。有些妈妈会时不时地打电话给孩子,会经常查岗。如果孩子没接电话,有些甚至会产生灾难性思维。这种高控或过度卷入可能会导致孩子抗拒。
二、如何与孩子交往
那么作为大学生家长的我们,怎么做是比较合适的呢?首先要去客观地认识自己,去认识自己的父母以前是怎么对自己的,然后自己是怎样对孩子的。
除了客观地认识自己,还要客观地认识孩子,思考孩子是哪一种依恋类型?如果孩子有回避型的倾向,家长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。有家长曾说:“孩子大学阶段是我感觉最舒服的时候,因为我终于把他送进大学了,而且他进入了这么好的大学我也放心了。”但是进了大学不等于进入了保温箱,还是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。在大学里有些学生考进来的分数很高,但可能一个学期之后就会出现退学警告。这些孩子除了学业有压力,有些也表现出回避型特点,他不知道怎么跟身边的人交往。如果家长没有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,孩子还是会出问题的。
如果孩子是抗拒型的,那么,作为家长需要适当给孩子空间,因为孩子已经读大学,已经成人了。这是作为家长最舒服的时候,需要适当的放手。因为最终我们不仅希望孩子学习好,以后能够找到好工作,更希望孩子适应社会、人格健全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家长们可以学习着适当地退出历史舞台,接受孩子慢慢远去的身影。
蓝田学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文案 | 何洁
排版 | 金文昱
责任编辑 | 黄子瑶